紅軍正在策劃一場空前規(guī)模的空中襲擊,而空襲的重點目標就是第一、第二坦克集群的后勤倉庫。當時負責倉庫區(qū)警戒和保衛(wèi)工作的是正在休整中的第14裝甲師和第10摩托化師。
其中第14裝甲師負責重點目標的警戒工作,不可避免的成為了大空襲中被殃及的池魚。當然,第14裝甲師也沒有那么無辜,比如我們可以將時間撥回1940年8月9日,看看那時候的第18裝甲師有多么的風光:
當時第14裝甲師正在德累斯頓進行休整,那時候的德累斯頓被慶祝的狂歡氣氛所籠罩,成為一片歡樂的海洋。在街道兩旁彩旗飄揚,熙熙攘攘擠滿了狂熱的人群,熱鬧非凡。
那么這究竟是一個什么特殊的日子呢?原來德累斯頓以及薩克森州東部地區(qū)的子弟兵部隊第4步兵師剛剛從西線法國戰(zhàn)場凱旋而歸,正在進行勝利大游行。
第四步兵師整齊的隊列幾乎排滿了老城區(qū)呈星型排列的五條大街,行軍隊伍前鋒直指維也納廣場。隨后師主力大部隊沿著布拉格大街游行到老市場。
那一刻在易北河沿岸的堤壩上,其他一些摩托化部隊也將取車前往市區(qū)北部,各種裝甲機械車輛排著整齊的隊列浩浩蕩蕩的向前開進。
第四步兵師在當天的日志上如此寫道:“街道兩旁的群眾激動地揮舞著鮮花,歡迎著我們的回歸,歡慶氣氛之熱烈難以用語言來表達。整個城市都被旗幟和鮮花所淹沒,我們的隊伍甚至就行進在接到兩旁的花雨當中……激動人心的慶典結(jié)束之后,我們還有重要的工作要做,在接下來的時間。我們將開始進行轉(zhuǎn)為裝甲師的整編工作……”
這個德累斯頓精銳的第四步兵師很快就被整編為第14裝甲師,其中的一個團則被編入第18裝甲師,他們將作為中央集團軍群和南方集團軍群的先鋒部隊殺入東波蘭、烏克蘭、白俄羅斯直至俄羅斯。而在俄羅斯。這些該死的德國鬼子將享受到蘇聯(lián)人民正義鐵拳的制裁!
附帶一提的是,第14裝甲師和第18裝甲師很快就會在紅軍強有力打擊下灰飛煙滅。而他們的家鄉(xiāng)德累斯頓,這座千年古城也將被盟軍的空中力量徹底地從地面抹去!
1941年11月30日下午,紅軍空軍作戰(zhàn)部部長阿爾克斯尼斯親自對下屬的指揮官們進行了任務(wù)簡報:“同志們,今天晚上我們的空襲目標已經(jīng)統(tǒng)統(tǒng)標注在我身后的地圖上,這次任務(wù)將關(guān)系到布良斯克方面軍接下來的反擊作戰(zhàn)。你們摧毀越多的目標,陸軍的同志壓力就越小,我迫切地希望你們能將敵人炸個底朝天,將他們一鍋端了!”
很快。類似的場景幾乎同時在布良斯克周邊的各空軍基地上演,空勤人員接到命令結(jié)束休息,準備就餐,然后集中聽取任務(wù)簡報。
這一道程序似乎和往日并沒有什么不同,但是年輕的飛行員們似乎卻從今天明顯緊張的空氣中嗅出了一絲異樣的氣味,看來今天的空襲將是非同尋常的。
很快機組人員就集中在會議大廳內(nèi),情報軍官抱著公文包快速地走上前臺,臺下的飛行員們此時依然不清楚公文包里的內(nèi)容。很快,大黑板上的幕布被拉開了,任務(wù)簡圖一目了然。情報官拿著教棒。用平緩的語氣進行任務(wù)說明。
與此同時,在各個機場上則是與會議室完全不同的場景,各種各樣的工程車輛不停的來回穿梭于停機坪之間。大批地勤人員正忙著檢查飛機、加油掛彈,一切準備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下午五時,在各個繁忙的機場上,準備出擊的機組人員開始跑向各自的座機,隨后成隊的重型轟炸機和攻擊機差不多同時開始啟動引擎,然后排隊滑跑。
不多時,龐大的轟炸機群就盤旋在布良斯克上空進行最后的集結(jié)編隊,很快他們將直撲德軍第一、第二坦克集群。
對于紅色空軍的機組成員而言,這又是一個疲憊而緊張的下午。對接下來的空襲很多年輕人感到緊張:“雖然敵人離我們的直線距離并不遠,但我卻覺得編隊飛行是那么的漫長。每一分鐘就像一個小時那么難捱,緊張和不安更是隨著時間點滴的積累。我就是這樣。在起飛前我就感覺比以前緊張得多。我們被告知,如果在空襲中轟炸機嚴重受傷必須跳傘的話,請盡快聯(lián)系陸軍的兄弟,他們有專門的救援部隊負責‘回收’我們。為此,每個機組都配發(fā)了一部小型電臺。不過我一直祈禱不需要跳傘更不需要用到電臺……”
年輕的飛行員是有些緊張,但不至于縮卵。對于這些立志于保家衛(wèi)國的年輕人們來說,緊張會有但是恐懼是覺不存在的。他們士氣如虹,都明白自己是為了保衛(wèi)家園而戰(zhàn),只要一想到能夠狠狠地打擊德國納粹,他們就會熱血沸騰!
空軍當天實際出動305架轟炸機,包括100架tu-3,50架pe-8,其余的都是伊爾-4。分為兩個波次間隔約1小時空襲德軍。最終有293架轟炸機抵達目標上空。此外還有近500架攻擊機配合攻擊和近200架戰(zhàn)斗護航。
空襲首先由47架pe-8拉開序幕,他們將首先在空中點燃德國鬼子,該機群采用特殊的低空指示轟炸戰(zhàn)術(shù)進行空襲,絕大部分成員都參加過空襲挪威行動,擁有豐富的低空轟炸經(jīng)驗。
“當我距目標大約10公里的時候,通過云層中的縫隙可以觀察到地面的目標,沒錯,就是這些該死的德國雜種,我們找到他們了!”近衛(wèi)第1轟炸機師轟炸機指揮機領(lǐng)航員*夫少校。
轟炸引導(dǎo)機立刻投下了第一枚紅色照明指示彈,大約兩分鐘后綠色指示彈在目標上空區(qū)域陸續(xù)投放。不過由于當天的天氣并不是特別理想,目標上空籠罩著大片云霧,一部分后續(xù)跟進的轟炸機并沒有在第一時間觀察到目標指示彈,錯過了最佳轟炸時機。
不過沒關(guān)系。膽大無畏的紅軍飛行員開始降低高度,普通機群一直降低到3000米,目標指示機更是降低到不足300米。隨后再一次象征著死亡的紅色和綠色目標指示彈被投下,如同煙火一般的目標指示彈就這樣在德軍倉儲區(qū)上空“安靜”而毫無干擾的飄了10多分鐘。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