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關(guān)于結(jié)局的問題,七月已經(jīng)認識到自己錯了,寫的太自我太偏執(zhí),忽略了讀者們的感受,在這里道歉。更新最快這件事傷到了很多人,七月也做好下本書被很多老讀者抵制,撲街的準(zhǔn)備了,不過答應(yīng)的番外,還是會認真補完的,新書,也會認真設(shè)定,盡量把作者自己的意志抽離,不扭曲角色們的命運。
……
秦厲共公趙刺,是秦悼公的兒子,昊元前15年,七歲的他被立為太子,隨后便被送到鄴城做人質(zhì),被昊高帝趙無恤作為養(yǎng)子撫育長大。
昊元前3年,昊高帝已經(jīng)滅亡鄭國,準(zhǔn)備討伐秦國,就把趙刺帶在身邊,讓他進入灞上秦**營勸降。時值秦悼公去世,趙刺便在軍營內(nèi)繼承秦國君位,這便是秦厲共公。他下令三萬秦軍不得抵抗,全部歸降昊高帝。之后,又在白帝祠與昊高帝舉行了盟誓,從此以后,趙與秦并為一家。
昊高帝能兵不血刃進入雍都,有趙刺的許多功勞,為了獎勵他,就讓他繼續(xù)做秦國的國君,去隴西勸說秦國的公族們不要抵抗,這樣的話可以繼續(xù)作為昊朝的諸侯存在下去。
在西疇,趙刺借助巫祝,用天命作為理由,說服了秦人不要東進,而是隨他西征。
當(dāng)時,昊朝占領(lǐng)了岐陽和肥沃的河渭平原,在那里建立了西京長安,而秦人卻只能在貧瘠的隴西重新開辟領(lǐng)土,四周都是不懷好意的戎狄。秦人沒有因此氣餒,在秦厲共公的領(lǐng)導(dǎo)下,他們先后滅亡了綿諸戎、豸原戎,又攻伐諸羌,以羌人作為奴隸,或者自己使用,或者送到東方與昊朝貿(mào)易,交換鐵器和書籍。
(《史記集解》引《湟中記》注:羌人的首領(lǐng)叫無弋爰劍,爰劍在秦厲公時被秦國抓住,當(dāng)了奴隸。后來爰劍得以逃回,但秦國人追得很緊,他藏在巖洞中,秦人放火燒他,有個像虎一樣的怪獸突然出現(xiàn),為爰劍擋住了火,爰劍才得以活下來。逃出來以后,又在野外和被割掉鼻子的女子相遇,于是結(jié)成夫妻。女子對自己的模樣感到羞慚,就披下頭發(fā)蓋住臉部,羌人因此將披發(fā)作為習(xí)俗。爰劍夫婦一同逃到河曲,當(dāng)?shù)厍既藗円姷诫紕]有被火燒死,感到驚奇,以為爰劍有神明保護,都對他敬畏,于是就侍奉他,推舉他作為羌人的酋豪。黃河、湟水一帶缺少五谷,禽獸很多,羌人以打獵為業(yè)。爰劍教羌人種田養(yǎng)牲畜,終于為羌人敬重和信任,投奔他的曰益增多,在當(dāng)?shù)胤毖芰耸邆€部落。)
等到昊元32年(公元前444年),昊朝的太祖高皇帝在一統(tǒng)中原、巴蜀、于越、荊楚后駕崩了。這時候,秦厲共公已經(jīng)完全征服了隴西之地,秦的人口也回升到了五十萬,向西打到大河,在河邊建立了一座名為“金城”的城塞。
雖然昊高帝已死,但秦厲共公對昊朝的恐懼卻沒有減輕絲毫,昊元33年(公元前443),秦厲共公在位三十五年去世,他認為自己導(dǎo)致了秦人被迫離開雍州祖宗之地,是罪人昏君,死前特地讓史官給他一個“厲共”的惡謚。并且留下了祖訓(xùn),子子孫孫都要以趙為氏,全力西進,不得東向……
……
秦厲共公的兒子秦躁公記住了父親的遺命,向東繼續(xù)作為昊朝的藩屬,貢獻不絕于道。然后又將金城作為新的都城,越過大河,進入了河西。
當(dāng)時,在河西祁連山下,有一個名叫月氏的游牧國家,隨牲畜遷徙,與草原胡人的風(fēng)俗相同。有能射箭的戰(zhàn)士數(shù)萬人,以為自己強大而輕視西秦。昊元41年(公元前435年),月氏在武威被秦軍大敗,月氏王被殺死,他的頭顱被秦躁公砍下來做成了酒碗。月氏人被迫西逃,從祁連山南側(cè)逃亡西域,這些人后來被稱為大月氏,也有一小部分月氏人沒有離開,就依靠于南山羌族,稱為小月氏。
秦躁公占有了河西走廊后,在這里建立郡縣,昊元47年(公元前429年),秦躁公在位十四年去世。
……
因為秦躁公無子,死后他的弟弟秦懷公繼位。這時候,河曲的羌人十七部在無弋爰劍子孫的帶領(lǐng)下再度強盛,不但接納了來投奔的小月氏,還襲擊了秦的國都金城。
秦懷公認為,羌人近在咫尺,是秦國的心腹之患,于是就全力進攻羌人,與羌人作戰(zhàn)先后達八次,斬殺四萬人,奪黃河九曲和湟中地。羌人因為害怕秦國的兵威,便紛紛向西、向南遷徙,他們走出賜支河曲,最遠的再向西行有幾千里遠,地勢越走越高,進入了群山羌塘之地,跟其他羌人部族相距極遠,不再往來。而遷往岷山附近的羌人,則成為牦牛羌,白馬羌,先零羌,在昊朝蜀郡以西的雪山草地間放牧牦牛,種植青稞為生。
昊元51年(公元前425年),秦懷公在位四年去世,他的長子秦靈公繼位。
……
秦靈公時,秦國繼續(xù)向西開拓,進入了瓜州。
瓜州位于祁連山以北,傳說是古三危地,舜帝流放共工于此,共工的子孫為昆戎國,由好幾個部落組成。
昆戎游牧在瓜州與祁連山一帶,東與月氏隔著一條弱水河相鄰,弱水以西是昆戎草原所在地,弱水以東是月氏領(lǐng)地。月氏被秦國擊敗,西遷途中洗劫了昆戎,昆戎遭到重創(chuàng),只能借助秦國人的力量驅(qū)逐月氏。過了二十年,秦靈公來討伐,大破昆戎,國民四散逃亡,昆戎亡國,其中一個叫烏孫的貴族帶著余部天山遷徙,到了那里以后就以烏孫為部落名。
秦靈公雖然有開疆辟土的功勞,但又因為荒淫無度,信任巫蠱,惹怒公族,遇刺而死,去世后得到了一個惡謚。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