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整理思路,今天就一章了,明天起會盡量早一點
投降儀式在傍晚時分舉行,這是既定的規(guī)矩。⊥,
春秋列國之用兵,一向是打服就罷兵,而不期于多多殺傷,殺人之中,又有一套貴族時代遺留下來的軍禮制度,這就是與戰(zhàn)國最大的不同,正是應了后世的那首詩“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楚莊王在邲之戰(zhàn)后論“武”,拒絕筑京觀,大概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了。
雖然這幾十年間禮樂崩壞得厲害,但作為世卿,國夏依然嚴格恪守著這一標準,他請求收容一下兵卒后便投降,趙無恤也欣然同意。齊人被圍得死死的,連重整隊列的空間都沒有,不怕他們玩出什么花來。
諸侯間的投降禮儀大致相同,不僅有戰(zhàn)敗者的投降禮,也有戰(zhàn)勝者的受降禮。約定好時間后,他駕著代表勝利者的朱色車馬,與乘素車的國夏、高武邳二人相遇于尸骸滿地的兩軍陣前。
國夏是位有一張國字臉和稀疏胡子的中年人,這位歷史上讓趙鞅頭疼不已,數(shù)次扭轉晉國戰(zhàn)局的齊國名將還來不及大放異彩,他的武運便在汶水被趙無恤斬斷了。
這場前所未有的大敗,已夠他在齊國的史書里遺臭百年……
夾谷之會時國夏不在,這是他與趙無恤的第一次碰面,在驚訝于趙無恤之年輕的同時,他也勉強抱拳道:“趙將軍能提出休兵,真乃兩軍將士之幸?!?br/>
“是投降,無條件的投降,不是什么休兵。”趙無恤身邊有許多黑衣侍衛(wèi)護送,他得提防齊人玩當年曹沫劫盟的把戲,面對國夏,他舉止彬彬有禮,口氣卻一點不客氣。
國夏一愣:“無條件投降?”
“然,齊人不能提出任何交換條件,一切都應遵從我的指示和命令?!?br/>
國夏眉頭大皺,大概是覺得有些屈辱,胸口起伏不已,若換了平時,他早就一揮袖子掉頭就走,高無邳連忙在后面拉他袖子,提醒他齊人已經(jīng)輸?shù)靡凰浚瑹o法再戰(zhàn)了。
這是無從爭辯的事實,國夏沉吟片刻后,選擇低頭。
他卸下頭盔,朝趙無恤誠懇地說道:“容許我說起一件幾十年前的舊事。當初,陳哀公會合楚王進攻鄭國,陳軍經(jīng)過的路上,水井被填,樹木被砍,鄭人很怨恨陳軍。后來,鄭國的子展、子產領著七百輛戰(zhàn)車攻打陳國,夜襲成功后便進了陳城,他們沒有大肆報復,子展命令軍隊不要進入陳哀公的宮室,和子產親自守衛(wèi)在宮門口,接受投降后點了點俘虜?shù)娜藬?shù)就離開了。兩人寬待降者的舉動得到諸侯贊頌……”
“將軍的仁德寬厚,吾等在齊國也有所耳聞,今日之敗,全在我一人之過,還望將軍能放過將士們,若能如此,就算將國夏梟首懸旗,亦無怨言?!?br/>
趙無恤笑道:“我若對國子做些什么,只怕要被諸侯君子詆毀一生,即便只是為了未來的名聲,我也不會這么做。國子請放心,我的承諾依然有效,齊人只要放下武器,性命便能得到保證,讓降禮完成罷,我會讓人安排二位歇息的地方。”
國夏嘆了口氣,作為武夫,最難接受的就是屈膝投降了,好在他不是一旦打輸就流行自刎以謝君王和家鄉(xiāng)父老的楚國人,投降在中原國戰(zhàn)里仍是常事,尤其是齊國向晉國人投降,已經(jīng)不是一次兩次了……
仿佛鞍之戰(zhàn)、平陰之戰(zhàn)后的翻版,齊人軍旗一面接一面被扔在趙無恤面前,國、高二人則免去甲胄,獻上佩劍,下車朝趙無恤行禮。
趙無恤坦然受禮,他讓人收下國、高二人的軍旗,以及軍中大鼓:國子之鼓,高子之鼓,齊人們看著兩面曾激勵他們奮戰(zhàn)的大鼓被運入趙氏中軍,趙兵發(fā)出山呼海嘯的歡呼,他們則只能將武器扔到空地上,接受命運的安排,排著隊等待趙氏看押。
國夏身邊的僚吏獻上大軍編制和名冊,入魯時尚有四萬余人的齊軍,在歷次小戰(zhàn)大戰(zhàn)的折損后,如今投降的,還剩余兩萬七千余人,加上對岸被樂子明和田賁逮住的兩三千,約合三萬。而趙軍此戰(zhàn)傷亡加起來也不超過三千,這是前所未有的大勝了,而且收尾漂亮,畢其功于一役,比雪原之戰(zhàn)更加完美!
此戰(zhàn)之后,齊國便折損了五分之二的兵力!剩下另五分之三,還有一半是陳氏的……
齊國的南大門,已經(jīng)向趙軍徹底敞開了!
可趙無恤在心動之余,看著這些人頭黑壓壓的齊國人,也感到了一絲頭疼。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