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前院,李承志看到一群老卒,正在教新丁披甲。
北魏實行的是府兵制,每戶一年,必須出一個壯丁服三個月到半年的兵役,所以家家戶戶都備有武器甲胄。
但涇州安定了十數(shù)年,基本沒發(fā)生過大的戰(zhàn)事,民戶出兵役,至多也就是當當茂卒守守烽臺,或是跟著抓抓賊,大多數(shù)的時候還是挺安全的。
所以什么樣的甲都有:皮的、竹的……李承志還看到幾副拿木板拼的,明顯是剛剛才湊起來……
但換成老卒,就猛然不一樣了:人人披的都是札甲,個個戴有鐵盔,人手一支三米多的長槍,有不少腰里還別著腰刀。
人數(shù)不多,也就一百左右,個個神色輕松。
這一百老卒,便是李松所說的李家家臣。
一半是府上的家丁,就是李松只要一喊“來啊,把郎君給我綁了”,就絲毫都不會猶豫的撲上來的那群混賬。
剩下的一半,便是李家的那五十多戶隱戶。
但不管是哪一半,都是早些年跟著李始賢打過仗,經(jīng)歷過生死的。
這一百人不用納稅,不用出徭役,全由李家負擔(dān)。
而且一年輪換一次:一半在自個家里種地,收獲多少都是自個的。一半在府上當差,祿米還不低。
除此外,一到年頭節(jié)下,李始賢更是會賜下無數(shù)的酒肉米糧,這些人整車整車的往家里拉……
而涇州的其它門閥,雖然也養(yǎng)著類似的家臣壯仆,比如胡保宗的胡家,但至多也就是免去稅糧和徭役,俸米和賞賜是別想了。
區(qū)別只在于,李家的這一伙,全是百戰(zhàn)老卒……
這才是李松一言不合就開干的底氣所在。
他們和人馬俱甲的柔然鐵騎都硬懟過,就根本沒把這些亂匪放在眼里,正笑笑罵罵的,各自給自個帶的兩個新丁傳授著經(jīng)驗。
“莫慌,跟在我身后,我說射就射,我說沖就沖,我說殺就殺,我說停就停……”
“一群亂民而已,見過什么世面?估計一個照面就潰了……”
“主事可是說了,郎君答應(yīng),斬一級,便賞一匹帛,比爺爺我當年打蠕蠕人(柔然人)賞的還多……”
我什么時候答應(yīng)的?
李承志一腦袋的問號。
看到李承志,一個又黑又壯的漢子一聲厲吼:“肅靜!”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