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坊酒肆的說書先生在臺上口沫亂飛,喝茶休息湊熱鬧的百姓聽得津津有味。
燕京是大燕國最繁榮之地,每年會有幾個風流名人供人談論,今年大燕國第一女將軍獨占鰲頭。
大燕開國至今,忠勇侯府出的英雄好漢無數(shù),滿門忠烈,個個勇猛。已故的忠勇侯楚峰六年前奉命出使邊關(guān),匈奴來襲,他為邊關(guān)百姓而戰(zhàn),壯烈犧牲。孝德帝大怒,派請兵出征為父報仇的忠勇侯府大公子、二公子出戰(zhàn)。
兩位公子還未抵達邊關(guān),匈奴已破二城,邊關(guān)百姓處于水深火熱中顛沛流離,凄凄慘慘。兩位公子急于求成,報仇心切,先后中了匈奴詭計,死于戰(zhàn)場。
消息傳回燕京,無人不唏噓。
忠勇侯府三姑娘請命出征,孝德帝猶豫,思考再三派英勇善戰(zhàn)的許老將軍出戰(zhàn),他年事已高,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逢戰(zhàn)就退,軍心不穩(wěn),匈奴囂張狂妄,忠勇侯府三姑娘二次請命出征,孝德帝再猶豫,派擅水戰(zhàn)的馮龍小將出征,再敗。
忠勇侯府三姑娘三次請命出征,孝德帝拒絕,其母葛氏穿一品誥命服,帶女登上玄武殿,舌戰(zhàn)滿朝文武,為女請命出征。
孝德帝應允。
孝德十四年,忠勇侯府三姑娘楚覓封鎮(zhèn)遠將軍,率二十萬將士,前往邊關(guān)戰(zhàn)匈奴。
孝德十五年,楚覓率三千精兵破敵軍設(shè)下的雪嶺埋伏,砍敵軍首領(lǐng)呼延褸。收復大燕國兩城,把敵軍趕出大燕國邊疆。
孝德十六年冬,楚覓殺呼延褸六子、八子、十二子,匈奴內(nèi)部陷入皇儲紛爭。
孝德二十年夏,匈奴聯(lián)和崖山等部落卷土重來,開誓師大會,揚言砍楚覓頭顱,揮師直上燕京斬龍祭天,來勢洶洶。楚覓率二十萬大軍,連夜殺至敵軍營外,抓了匈奴和崖山的首領(lǐng),威名遠揚。
孝德帝大喜,宣楚覓回燕京受賞。
剛至仲夏午時,正武大街是火辣辣的熱,尋常婦人為了皮膚白皙,極少出門,今日卻是個例外。從城門至皇宮的街道上站滿男女老少,沿途的茶棚酒肆更是座無虛席,堂上的說書先生神采飛揚,一邊拍堂板,一邊贊揚鎮(zhèn)遠將軍的威武厲害。
一匹紅棕色的駿馬馳使在正武大街上,本就不平靜的街道立馬吵得熱火沸騰。為了維持大街秩序,管理燕京治安的衙門甚至請求上級調(diào)動禁衛(wèi)軍。
禁衛(wèi)軍制止吵鬧的現(xiàn)場,一匹又一匹紅棕色的駿馬從大街上飛馳而過,圍觀百姓等得火急火燎。
“別擠,大軍來了?!?br/>
不稍片刻,響亮整齊的馬蹄由遠駛近,映入眼簾的是六面高高掛起的旗幟,兩面黃底繡龍紋祥云圖案,兩面紅底繡燕子圖案的寫著“大燕”,再后面兩面旗幟黑底紅紋寫著“楚”字。
緊接著是穿銀色甲胄的將軍將士,個個騎在高頭大馬上,表情肅穆,莊嚴神圣,威武凜凜。大多數(shù)人都是沖著大秦的女將軍來,想一睹大燕傳奇女將軍的風采,隊伍兩旁圍觀人群紛紛墊腳眺望,唯恐錯過。
“楚覓在哪?”
眾人尋找鎮(zhèn)遠將軍的身影,在一眾穿銀色甲胄的糙漢子中尋了又尋,始終不見人,不由得有些著急。
臨街而建的金美樓華貴奢華,某個開了窗的廂房客人見尋不到楚覓,命仆從把窗欞關(guān)緊,圍桌而坐的兩人各舉起杯盞,陶瓷碰撞間,楚宴認定此計已成,嘴角勾起愉悅的弧度。
友人討好:“恭喜楚兄,賀喜楚兄?!?br/>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