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戶子民站在院子當中,戰(zhàn)戰(zhàn)兢兢誠惶誠恐。他們的左邊是甜嘴拉夫,右邊是長相平庸一頭黑發(fā)的克里岡堡小事務官馬克。
格雷果克里岡在凱巖城的時候,這里就是這名小事務官馬克主管一切。馬克就相當于格雷果大人的管家。格雷果的地盤小小,財富少少,稱呼馬克為管家不如叫他小事務官來得更合適。
馬克的上衣口袋里隨時裝著一個小本子,上面記滿了每天他處理過的大小瑣事,包括城堡三個人的日常生活開支,以備格雷果克里岡大人的心血來潮時候的查閱。
以前的格雷果克里岡大人并不識字,現(xiàn)在的格雷果克里岡大人在偷偷的學習這個世界的文字,對于一個來自高度文明世界的人來說,學習這個世界里的文字并不難。
每次格雷果只需要說出他想知道馬可在某天某時做了何事,馬克就拿出記事本來念給格雷果克里岡大人聽。
馬克因此得到了個外號:記事本。
記事本的記事本的確很管用,因為格雷果大人懷疑他做事偷懶或者是虛報收支的時候,他就會拿出記事本對格雷果克里岡一一說明,事無巨細,凡是能查證下來的,無一不準。
要想在恐怖的克里岡堡里活下去而不被‘意外’身故,是個很高超的技術活。
格雷果也是換了好幾個事務官之后才找到如此伶俐乖巧忠誠耿耿并且還會識字會計算的少年事務官。
馬可年紀不大,十六歲。他從十四歲成為格雷果克里岡的家族事務官后,好幾次在格雷果大人的手里死里逃生,依靠自己的聰明機敏,他終于取得了大人的完全信任,在克里岡堡扎下了堅實的根基。在格雷果的戾氣和威名之下,記事本也變得戾氣而殘忍,他也成了格雷果大人的最忠實的粉絲。
格雷果看著這個少年,知道這個少年對自己有狂熱的崇拜。
他只要下命令讓這個孩子去死,孩子會毫不猶豫。
格雷果認為甜嘴拉夫、劊子手鄧森、死忠粉波利佛,還有少年記事本,他們對自己的這種瘋狂崇拜多半是一種心理疾病,這種疾病類似于著名的斯德哥爾摩綜合征。
這種癥狀對少年記事本來說最明顯。
格雷果很清楚的記得他最開始是把馬克從街頭撿來做仆人進行虐待的。馬克對格雷果的心路歷程是害怕、仇恨、恐懼、忍辱、屈服、屈從、討好、迎合、熱愛、崇拜!完全符合斯德哥爾摩效應的特征。
斯德哥爾摩癥是指被害者對于加害者產(chǎn)生情感,甚至反過來幫助并愛上加害者的一種情結。
當弱者的生死操控在強者的手里的時候,強者讓他們活下來,或者稍微對他們好一點,他們便會不勝感激,從而很自然的對強者產(chǎn)生一種心理上的依賴感。這是斯德哥爾摩癥的心理基礎。
在穿越來的地球世界里就有很多這樣的類似案列:被加害者反過來與劫持者共命運,把劫持者的前途當成自己的前途,把劫持者的安危視為自己的安危。他們把解救者當成敵人,把強暴者視為英雄,曾經(jīng)一個超級罪犯在外面的世界里有眾多的女孩子崇拜,好多女孩子都一心一意的等著那臭名昭著的家伙出來嫁給他。
這是在地球文明中很著名的心理疾病。
格雷果克里岡不確定這個世界也有對這種疾病的定義,但他并不想去糾正什么,他也做不到這一點。對于斯德哥爾摩癥,格雷果也只是知道原理,他并不是心理醫(yī)生,他只要糾正自己的殘暴和恐怖就行了。追隨他的人自然會跟著他的轉變而轉變。
嗯,有句話是怎么說的呢?偶像的榜樣力量是無窮的!
格雷果站在臺階上,身邊是哈利學士,身后則是波利佛和鄧森兩位下屬軍官。格雷果只要眼睛瞪一眼哈利學士,這名年輕學士就會嚇得不輕。
格雷果覺得自己身邊也應該有一名學士才對,他自己的猛惡形象和蜚聲七國的惡名其實也是一種力量和資本,善于用它,能給自己帶來不少好處。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