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闊永定河南岸,各種號音此起彼伏,成群的騎兵在各色旗幟指引下掠過原野,無數(shù)人影和牲口混雜著奔逃。
一小隊暗色服裝的騎兵沒有打旗號,分作四列向王莊的正東向行進。楊光第背著魯密銃,策馬行進在第三列隊首。
“別往南,往西邊跑,往西跑!”
楊光第在馬上用力揮手,示意那些人往西,這些剃過頭的百姓無論遇到官兵還是韃子都沒活路。這一片區(qū)域內(nèi),北面有清軍和勤王軍,南邊是清軍的隊尾,同樣也有幾個突襲軍鎮(zhèn)的家丁,東面是清軍的其他各旗,唯獨西面相對安全,但那邊的東安縣城也有高起潛的遼鎮(zhèn)人馬,只是遼鎮(zhèn)目前還龜縮在縣城周圍,西面逃走的機會更大。
滿達兒在身后叫喊道,“別往南跑,南邊有李重鎮(zhèn)!”
驚恐逃命的百姓那里知道誰是李重鎮(zhèn),看到這一小隊騎兵,也不知是韃子還是官兵,遠遠的便避開,只顧往南邊狂奔。
整個永定河南岸是一個大營地,每個村莊都是一個小營地,右翼入邊的近三萬清軍分散在廣闊地域的數(shù)十個小營地中,這片地域東西向由王莊到天津,南北則從楊村往南綿延三十里以上,其間分布著二十余萬擄掠來的人口、畜生和車架。
守備營只是控制了王莊的兩頭入口,莊內(nèi)還有許多零散戰(zhàn)斗,龐雨便命令騎兵繼續(xù)襲擾,由于李重鎮(zhèn)和李國政脫離右翼,明軍的襲擾有些混亂,按照原本計劃,陳如烈應(yīng)該越過道路向東南方向破襲,牽制另一條道路行進的鑲紅旗清軍,現(xiàn)在只能優(yōu)先破襲王村南方道路沿途的清軍營地。
游騎兵參加了攻擊王莊的戰(zhàn)斗,再回到村口集結(jié)上馬時,騎兵千總部已不見蹤影,因為游騎兵有午時退出戰(zhàn)斗的限制,陳斌并未去尋找陳如烈,自行選擇了臨洮營和陜西撫標的中間位置。
右翼是陜西撫標,李國政的兩百多騎兵往南疾馳,就是原本安慶騎兵的方向,有一些零散的清軍在跟隨他們。
在游騎兵的左翼,左前方一里外,就是曹變蛟的臨洮營,數(shù)百名臨洮的家丁剛剛到達一片清軍營地,附近趕來的兩百多清軍正在與他們追逐混戰(zhàn),營地周遭一片尖叫喧嘩,逃出許多擄掠來的百姓,大多數(shù)都被剃了頭,露出光溜溜的頭頂。
原野上布滿逃跑的百姓,受驚的牲口也從營地跑出,到處一片混亂。
游騎兵只有四個小隊,列成四個小隊安靜的穿行,在混亂的原野中絲毫不引人注意,前面的陳斌舉起手,示意游騎兵注意。
楊光第看到左翼的臨洮營沒有突入營地,而是分作兩股,在兩面認旗的帶領(lǐng)下分別向東北和東南方向繞過營地,看得出臨洮的家丁訓練有素,雖然是數(shù)百人的大隊列,但仍然分合有度。
后面的清軍也分成兩路,雙方追趕著逐漸遠離。
前方的陳斌把腰刀在頭上揮動一圈,指向了左前方,游騎兵隊列隨即調(diào)整方向,朝著方才交戰(zhàn)的營地趕去,前方一片混亂中,少量留下的清軍在追砍逃走的百姓。
游騎兵大多數(shù)執(zhí)行的任務(wù)需要隱蔽行動,不像常規(guī)騎兵和家丁那樣穿紅衣,而是身穿暗色的軍服,從來不攜帶旗幟,在紛亂的場景中絲毫不引人注意,到了兩百步距離才被外圍的清軍發(fā)現(xiàn)。
那些清軍大聲呼喊附近的同伴,糾集起七八個人就朝著游騎兵沖來,周遭的百姓乘機四散而逃。
陳斌的腰刀在頭頂朝前下劈,楊光第和其他三個隊長一起發(fā)出喝令,四列游騎兵拉開間距,每個小隊從縱隊變成兩排的橫隊。
楊光第跑在隊列左側(cè),第一排的是宣大三人和兩個老兵,幾人熟練的控制馬匹,大體維持隊列平直,第二排則有些混亂,有兩人落在后面,變成了三排。楊光第大聲提醒第二排的伍長,讓他們調(diào)整位置。
此時距離還剩下百步,陳斌的腰刀在頭頂連續(xù)下劈三次。游騎兵紛紛打馬加速向?qū)γ娴那遘姏_擊。楊光第顧不上第二排隊形,抽出自己的腰刀跟著加速,清軍已經(jīng)迎面而來,其中只看到一個鎖子甲,其余大概是棉甲,甚至可能就是棉衣。
距離繼續(xù)接近,進入七十步,游騎兵齊聲大喊,馬速越來越快,對面右翼一名清軍突然一拉馬頭,策馬往北逃開,接著其他幾名清軍一哄而散,向著兩側(cè)逃竄。
陳斌的腰刀高舉指著前方,游騎兵的隊形毫不停留,從逃散的清軍中間穿過,維持著馬速突入了營區(qū)。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