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王各部返回信地的部咨可發(fā)出了?”
“已經(jīng)發(fā)出了,這一批營頭最多,延綏、宣大、河南、南直隸都在其中,剩下的就是陜西幾個營頭。”
京師棋盤街東側(cè)的兵部后堂中,沈迅對著桌案后的楊嗣昌恭敬的回奏。
楊嗣昌斜靠在右側(cè)的扶手上,這里是兵部后堂,他以前坐慣的值房,身形完全的放松,不必像內(nèi)閣那樣拘束。
“松錦一線的東虜可有新動向?”
“方一藻奏報建奴苗頭,從青山口破邊出去的韃子,已經(jīng)過了義州,確定是回遼東去了。他給松山守將金國鳳請功,此番守城四十余日,殺傷東虜甚重?!?br/>
“奴酋攻松山實為取錦州,錦州糧道必過松山,奴酋已數(shù)攻松山,此番是為接應(yīng)入邊一路,并未盡全力,但松錦是他們必取之地,每年一中戰(zhàn),下次他們必定會在此發(fā)動,絕不止四十余日,想消耗我邊軍精銳,以利于下次入寇?!?br/>
沈迅低聲道,“那龐雨所提的方略,遼西只守而不戰(zhàn),厚集兵力于內(nèi)地,待敵再度入邊之時,以我全力對敵半力。確是比錦州更好的交戰(zhàn)處,然則一旦東虜攻錦州,譬如大凌河一般久困,建奴圍城打援,雖明知如此,朝中喧囂四起,亦不能不救……”
楊嗣昌搖搖頭,“昨日那郭景昌上本彈劾本官罪在顏繼祖之上,言稱濟南之事罪在中樞,科道彈章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不乏直言本官死有余辜的,到了錦州松山戰(zhàn)啟,若按那龐雨說的只守不援,彈章等身便步說他,一旦松錦陷落,更是本官將松錦拱手送敵。所以那龐雨所言方略,本官沒有打算跟皇上提,此事唯有在暗中準備,盡量保留一些精銳,東虜入邊將近之時,提前以剿寇名義調(diào)往徐州、東昌附近,聊盡人事而已?!?br/>
“東昌府報來的奏本里面,說東虜過處數(shù)百里盜寇蜂起,河總兵馬難以彈壓,請兵部調(diào)兵應(yīng)援,但德州至濟南之間同樣亂民成群,眼下顏繼祖和倪寵都逮拿下獄,山東無人主持兵事,下官打算先調(diào)撫標去濟南,登州撫標赴德州,倪寵原部赴東昌?!?br/>
楊嗣昌點點頭,“照此辦?!?br/>
“方一藻還有一封給下官的私信,說考功罰罪的事,祖大壽與他商議,請老先生費心,遼鎮(zhèn)交祖寬出來,入邊的事就不再牽連其他山永遼鎮(zhèn)的人,最好將祖寬免職充軍?!?br/>
“被難地方三個巡撫顏繼祖、張其平、陳祖苞都問拿下獄了,這兩次奏對,皇上的意思都不止考功論過?!睏钏貌聊毯蟮溃澳愀揭辉寤卦?,本官可以照此奏本,但不應(yīng)承他什么,皇上只是讓本官主持此次論功罰罪,也下了明旨,司敗考功都不可少,下三法司議罪,就不光是免職下獄,斬絞徒流都說不準,兵部說了不算,他們自己去跟三法司周旋?!?br/>
沈迅一時沒有說話,朝中眾官對皇帝的風格已經(jīng)比較了解,但具體他會怎么做,誰也不能預(yù)測。那些得到明確命令可以返回信地的,譬如龐雨、許自強這類,基本就算安全了。楊國柱、虎大威、王樸、李重鎮(zhèn)這類,可能有罰俸降級等處輕微處罰,也基本安全。
其他可能及入邊罪責的人都惶恐萬分,在京中活動的不少,遼鎮(zhèn)的人也在其中。
楊嗣昌想想后又道,“皇上屬意傅宗龍來當兵部尚書,來的快的話,就該他主持了,正好卸了這勞什子的費神事。”
屋中兩人沉默片刻,沈迅低低的嘆口氣,楊嗣昌入閣之后,皇帝實際是故意讓兵部尚書一直空缺,楊嗣昌名義上叫管兵部事的閣老,但其實就是兵部尚書。
東虜入邊之前,流寇大體平息,很多人以為楊嗣昌就是下一任首輔,但沈迅知道,楊嗣昌與皇帝的關(guān)系已經(jīng)開始有裂痕,主要是在開邊市的問題上,楊嗣昌不愿意獨自承擔款奴的名聲,皇帝更不愿拉下面子,兩人間僵持不下。東虜入邊之后戰(zhàn)事不利,皇帝雖然沒有全數(shù)責怪在楊嗣昌頭上,但不滿肯定也有,楊嗣昌自然能體會到壓力,主動提出把兵部尚書補缺,相當于交卸部分差事,皇帝馬上就同意了。
原本今天兵部收到流寇的多份塘報,四川和河南的形勢都不樂觀,但今天看楊嗣昌的模樣,東虜入邊的考功罰罪讓他精疲力盡,沈迅不打算現(xiàn)在交給楊嗣昌過目,等午后再送去內(nèi)閣,這樣明天楊嗣昌才會看到,多少能輕松半日。
“還有一事稟老先生,孫傳庭又上了一本,仍提陜西撫標軍心浮動,結(jié)伙潛逃回陜者不絕,在良鄉(xiāng)拿獲兩人已軍前處斬,仍請早些調(diào)回汛地。還有便是言稱耳朵聾了,請辭去保定總督,他還……請求殿見?!?br/>
“耳朵聾了?”楊嗣昌冷笑一下,“建奴奔青山口出邊,十余日不絕,那時他便是裝聾作啞,現(xiàn)下可算故技重施?勤王軍盡數(shù)囤聚三屯營,太平寨奪山占山,戰(zhàn)得熱鬧非凡,只見捷報來,卻未見首級、輜重、難民何在,東虜踉蹌鼠竄,那憑據(jù)何在?”
“實情確如老先生所言,下官當日在薊州,三屯營往來官民皆說,數(shù)萬勤王軍在焉,皆瞻顧不前,太平寨以南山口,東虜每日過者不計其數(shù),勤王軍連尾追也無,遑論截殺?!?br/>
“所以皇上親筆御批他‘躲閃虛恢,全無調(diào)度’,青山口之戰(zhàn)毫無實績,全是巧言掩飾而已,皇上不會讓他殿見的,你給他回文,仍著他在通州待罪,不得入京。”楊嗣昌疲憊的嘆口氣,撐著扶手從椅子上站起,沈迅過來要攙扶,楊嗣昌對他擺擺手,“孫傳庭這些都是些微小事,眼下劉宇亮去職就在跟前,昨日皇上召薛國觀單獨召對,他便是下任首輔,馬上要辦的事情,就是開征練餉。”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