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傳庭的身材高大,站起來頗有氣勢,但瘦小的劉宇亮絲毫不為所動,他仍心平氣和穩(wěn)坐原位道,“龐副將這里不妨事的,本官說他恃功而驕,畢竟是少年得志驟居高位,眼下東虜尚在肆虐,不過提點他還要用心辦賊,也只是敲打一番,以后孫軍門更好調(diào)派而已?!?br/>
孫傳庭沒好氣道,“下官沒有什么不好調(diào)派的?!?br/>
劉宇亮搖搖頭嘆口氣,“伯雅邊才了得,但這性子就是急了些。那老夫問你,本內(nèi)所劾各官各項,可是實情?”
孫傳庭氣得呼吸都不均勻了,無論邊軍還是內(nèi)地兵馬,若要拿到桌面上來說,沒有一個將官不能治罪,個個都有吃空餉喝兵血,搶掠鄉(xiāng)間殺良冒功的也不在少數(shù),多年弊病累積如此,總不能都一并彈劾,那用誰來打仗。
只看彈劾名單,劉宇亮顯然是私心作祟,當(dāng)日吳橋嘩變,保定營最先鬧事,劉宇亮肯定是記了劉光祚的仇。這好歹算事出有因,其他幾個里面,曹變蛟、李國政都是陜西來的,他明知道這兩人是孫傳庭的心腹,現(xiàn)在還要彈劾,是明擺著打?qū)O傳庭的臉。
由于劉宇亮前面一系列奇葩行為,整個勤王軍里面,無論文武官員,沒人真正看得上劉宇亮。孫傳庭表面對劉宇亮這個首輔尊重,實際平日總會不經(jīng)意流露出對他的輕視,劉中堂此前沒有發(fā)作,但都在小本子上記下了。
龐雨也是相同道理,由于嘩變時被劉宇亮出賣,龐雨必定逐漸向?qū)O傳庭靠攏,包括這次突襲永定河南岸,龐雨匆匆趕回武定縣城,在孫傳庭大營開完會就走了,根本沒來劉宇亮的中軍奏報。劉宇亮平時不說,心里早就門清,同樣也是記下了。
甚至白天還拉走了周遇吉的家丁,京營只留下步兵守城,家丁在天亮前就出發(fā)了,平日里與建奴游斗時,都是天亮后才出發(fā),劉宇亮自然認為是孫傳庭背著他調(diào)走了周遇吉。
但周遇吉是兵部派給他的護衛(wèi),還得靠這支京營保命,所以劉宇亮大度的沒有彈劾周遇吉,但龐雨是跑不掉的,所謂敲打是為他自己敲打的,表面敲打龐雨,其實更是敲打?qū)O傳庭。
孫傳庭自然也明白,他穩(wěn)了穩(wěn)心神才道,“中堂大人明鑒,今日各營奮勇,安慶營更是將韃子大道截斷,兩三日間若是冰面開化,當(dāng)解救百姓無數(shù),便是一場大勝,我各營士氣大振,事尚有可為。即便是劉光祚,今日領(lǐng)兵在北岸游斗經(jīng)日,也斬首西虜一級,下官叩請大人,這奏本是要呈皇上御覽的,送上去就沒了轉(zhuǎn)圜的余地,實不宜此時干這等事,為萬千百姓計,萬不可自亂陣腳啊。”
劉宇亮坐直后整理了一下官服,義正辭嚴的說道,“孫軍門言重了,彈劾恇怯逗留之將,正是為萬千百姓計,老夫跟軍門一樣進士及第,論邊才或許不如你,但這為民之心,是不在他人之下的?!?br/>
“下官不是此意?!睂O傳庭見劉宇亮言語不對,對他的稱呼也從伯雅改成了官職,還故意稱呼他的巡撫舊職,生生給降了一級,趕緊緩和一下口氣道,“下官意思是,這兩三日間是要緊時候,士氣宜鼓不宜泄,眼下勤王人馬拼湊而來,建奴入邊以來數(shù)月,各將先前各有錯漏罪責(zé)不等,心中本有惶恐,此時彈劾任一營頭將官,各營猜忌頓起,將士心思惶恐不定,不用打便敗了?!?br/>
孫傳庭說罷誠懇的看著劉宇亮,希望這位內(nèi)閣首輔能高抬貴手,能拖到建奴出邊最好,至少也另外選個時間。
“孫軍門說這兩三日間是要緊時候,老夫說哪一日都是要緊時候!先前便顧忌這顧忌那,何曾彈劾一個將官,他們便用心跟韃子打仗了?看看他們都干的什么事,孫軍門已鼓了一路的士氣,又得了什么踏實戰(zhàn)績來?韃子已近邊墻,此時不嚴加督促,更待何時!”劉宇亮語氣也不嚴厲,仍是不緊不慢的說道,“實話與孫軍門說,內(nèi)閣中各位閣老對勤王兵馬坐望東虜北歸早有微詞,老夫也是幫著分說了這些時候,實在跟內(nèi)閣無所交待,眼下內(nèi)閣定要知道各營情形,哪些用心哪些敷衍,哪些跋扈哪些驕狂,總要交出一個最不堪的,老夫?qū)嶋y再代為掩飾,再敢問孫軍門,本內(nèi)哪一個是冤枉了他的?”
孫傳庭聽劉宇亮抬出內(nèi)閣,心頭氣不打一處來,劉宇亮自己就是內(nèi)閣首輔,內(nèi)閣中哪個閣老能逼迫他。
劉宇亮奏本中彈劾最厲害的是保定總兵劉光祚,說他虛占兵額,坐望養(yǎng)寇恇怯不法,再加一個殺良冒功,罪名都是一長串。這劉光祚在崇禎十一年就多次被彈劾,皇帝對他本就不滿,劉宇亮對此很清楚,這次清軍入邊以來,劉光祚打仗不濟,又在吳橋帶頭嘩變,最重要是實力也弱,保定正兵營兵額三千五百,從保定調(diào)動過來的時候只有三百五十人,并非是三百五十家丁,而是能調(diào)動打仗的只有三百五十,彈劾的罪名倒都沒冤枉他。
保定不屬于邊軍體系,從各個方面分析,劉宇亮選擇他殺雞儆猴最為合適,是深思熟慮過的,然后奏本里面繼續(xù)彈劾李重鎮(zhèn)和劉欽,這兩人屬于宣大督標(biāo)的營頭,一個中營一個右營,都是賈莊時盧象升帶著的,盧象升一死,這兩人罪責(zé)明確,而且沒有后臺,彈劾他們沒有風(fēng)險,罪名也寫得不少,主要是避戰(zhàn)養(yǎng)寇逍遙歧路,對李重鎮(zhèn)不算冤枉,但劉欽在賈莊時被盧象升派去救援其他城池,嚴格說來并不算逍遙歧路。
再下來就是陜西撫標(biāo)和臨洮營,加上一個安慶的龐雨,這都是順手為之,彈劾的罪名不痛不癢,陜西兩人是跋扈妄為,龐雨是恃功倨傲,就算送到內(nèi)閣去也定不了多大罪,最多是下旨斥責(zé),但這擺明了給孫傳庭上眼藥。
勤王軍中王樸最是跋扈,殺良冒功最狠,但他實力最強,劉宇亮不敢動他,奏本中只字未提,楊國柱資歷最老,在邊軍中素有威望,劉宇亮也不動他,其他的延綏等鎮(zhèn)來的都是低級軍官,用不著浪費筆墨。
這一封奏本表面只彈劾武官,實際會給內(nèi)閣和皇帝暗示孫傳庭治軍無方,皇帝和楊嗣昌都不滿孫傳庭,認為他帶著大軍縱敵不戰(zhàn)的情況下,這一本的后果可能是很嚴重的。
孫傳庭既當(dāng)過京官又領(lǐng)過兵,劉宇亮心中的打算他一眼就能看明白,從孫傳庭的個人觀感上來說,也極度討厭劉光祚,但現(xiàn)在不是有沒有冤枉的問題,而是時機不對。
眼下正是用兵的時候,這一本上去肯定會造成軍心動搖,如果內(nèi)閣真的要拿一個武官殺雞儆猴,以此時勤王軍的狀態(tài),可能適得其反。
“下官的意思是,京師可用之兵便是此數(shù),軍中積弊已久,非是今日才有本內(nèi)情形,當(dāng)此用人之際,既前令戴罪立功,今日又突然奏本定罪,軍中一時人人自危,還怎么打仗,若是再出嘩變,本官怕是勸不來!”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