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大鋮沒想到龐雨問得如此直接,雖然他一直結(jié)交龐雨,但心目中只是把龐雨當(dāng)做一個皂隸,班頭也是衙役,倒沒想過龐雨還有這么高遠的追求。
“這…待老夫想想?!?br/>
阮大鋮摸著胡子思索片刻后問道,“龐小友可是役籍?”
龐雨搖頭道,“小人家中是民籍,這衙役是投充的?!?br/>
“那便好一些,若是役籍的話,便不用想文官了,既是投充的,朝廷倒無明文?!?br/>
阮大鋮站起來在書房中走動,一直埋頭看著地面,看樣子龐雨的官途頗有些費精力,需要靠走動來增加能量。
龐雨也不催他,自顧自的端起茶來喝,過了好一會,阮大鋮才停下走動,又坐回了原位。
“龐小友方才問的是文官還是武官,我大明以文制武,如此便是文貴武賤。
自熹宗時候建奴起于遼東,武人漸有跋扈之態(tài),但總歸朝廷體制在此,不過一時之勢罷了,待建奴流寇剿滅,仍會回歸舊態(tài)?!?br/>
阮大鋮停頓一下又道,“地方上縣州府,再上面分守道、布政司,再有管兵的總督、巡撫、兵備道,凡封疆一方者,皆為文官,龐小友要上官途,還是要文官的好?!?br/>
龐雨點頭道,“但州縣府至布政司,都是不管兵的?!?br/>
“便是如此,但管兵的都要熬不少年份,說得便遠了。
原本衙役是不能科舉,但龐小友原本不是役籍,只是投充過,應(yīng)是可以的。
龐小友若是當(dāng)文官,便要一路從童生、秀才、舉人、進士考將上去,總督不論,巡撫的正職皆是都察院僉都御使,非進士當(dāng)不得,就算是兵備道,若非京官出任,便要在地方歷任知縣、知府、布政司參政,這些年頭不會少于十年,前面還要科舉那些年頭,好在龐小友年華正盛,倒不怕年頭久些。”
龐雨皺著眉問道,“便沒什么捷徑?”
阮大鋮咳嗽一聲,清清嗓子道,“龐小友不可作如此想,職官乃朝廷重器,科舉方為正途,龐小友天份聰慧,按著科舉一路考上去,才能讓他人心服?!?br/>
龐雨瞟了阮大鋮一眼,他知道阮大鋮是二甲進士出身,平日說話間是頗以為傲的,常拿這點來嘲諷復(fù)社那些士子,科舉是他晉升的正途,自然把這點看得特別重,受不得別人問科舉的捷徑。
但龐雨哪有閑情去看那些八股文,以明代連刑罰都能代板的作風(fēng),說沒有捷徑龐雨是不信的。
“阮先生自幼飽學(xué),小人不能與先生比,只是要謀一個出身方便為朝廷效力罷了?!?br/>
阮大鋮聽他如此說,緩緩口氣道,“文官嘛也有一個捷徑,便是捐納一個國子監(jiān)的監(jiān)生。”
“監(jiān)生?”
“監(jiān)生,南京便有國子監(jiān),原本太祖設(shè)國子監(jiān),是為國納才之意,監(jiān)生要考核之后撥歷,在各衙門歷事辦差之后在戶部銓選為官,如此政務(wù)精通,可為國之棟梁。
然則自成化之后,歷年監(jiān)生累計,官職不足安置,戶部度支入不敷出,國子監(jiān)所費不少,便開捐納之例,如此一發(fā)不可收拾。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